復旦大學智慧校園新實踐 華為云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大賽賽果揭曉
在迎來建黨100周年之際,為進一步推動“共建共治共享”建設大格局、啟航學校“十四五”數字化轉型升級,復旦大學攜手華為共同舉辦華為云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大賽。
本次大賽面向全國開放,吸引了超過700所高校、近5萬師生參加。歷經激烈角逐,來自清華大學、復旦大學、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重慶郵電大學、香港大學和上海工程技術大學等15所高等院校的20支參賽戰隊從253支頂尖參賽隊伍中脫穎而出,分別榮獲一、二、三等獎及優勝獎。
6月1日,華為云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典禮在復旦大學舉行,復旦大學副校長徐雷,華為上海代表處代表董剛,華為云應用平臺CTO談宗瑋等為獲獎隊伍頒獎。
徐雷高度評價了本次大賽,他指出“智慧校園,要以“我”為主,才能有生命力,并且創新的設計一定要可以落地,才有意義。有了創意才能夠在高新技術的引導下,落到具體的方案和作品中,對于學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學校也可以得到很好的啟發。”徐雷代表復旦大學表達了對華為公司的感謝,希望未來雙方能夠繼續深化合作,共建智慧校園。
董剛在發言中表示,積極響應教育強國的國家戰略,以**的ICT技術支撐高校數字化轉型,以強化科技創新、促進高質量人才培養為目的,華為將進一步加強與高校的合作,攜手*優秀的合作伙伴,鼓勵師生參與智慧校園信息化建設,助力高校培養更多、面向未來的高質量創新性人才。
賦能數字化轉型,華為云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大賽應運而生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要完善國家創新體系,加快建設科技強國。今年上海市出臺了《關于全面推進上海城市數字化轉型的意見》,按下了城市數字化轉型的“加速鍵”,而數字化轉型升級急需一批擁有專業技術的高端人才不斷推動和完善。
作為數字化轉型當中的典型場景之一,復旦大學已制定了智慧校園三年行動計劃,來推動智慧校園建設。為進一步推動智慧校園應用的落地實施,加速信息技術產業高精尖人才培育,復旦大學聯合華為共同舉辦了本次華為云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大賽。
據統計,基于大賽提供的各項華為云應用及編程環境,本屆大賽共產出百余份創新應用及優化成果,不僅包含智慧校園應用,還涉及遠程教育、文化生活、垃圾分類、視障人群、輿情管理、疫情防控等多個領域應用場景,大賽作品主題不僅關注課堂,更是將視角擴大到生活和治理數字化的方方面面。
校企合作,復旦打通產學研用合作路徑
為了加強學術界與產業界的緊密聯系,加快推動科技創新成果高效轉化,著力貫通“產學研用”鏈條,復旦大學聯合華為共同舉辦智慧校園應用創新大賽,用智慧回饋于校園。本次大賽遵循"以賽促教、以賽促學、以賽促建"的思路,激發了學生自主創新思維、為國家培育真正需要的適合生產一線的高素質、高技能的應用型人才,助推國家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搶占新一輪科技競爭制高點。
促進產教融合 華為云助推科技產業加速發展
據悉,僅本次大賽決賽隊伍使用到據悉,僅本次大賽決賽隊伍使用到華為云DevCloud、ECS、數據庫、ModelArts、WeLink、存儲、API、彈性IP等13項產品和服務。基于多年積累的知識體系、研發經驗、技術能力、產業能力,華為云持續深耕各項智慧應用研究和落地,加速各行業轉型升級。
大賽的成功舉辦,不僅激發了廣大學生的科技創新熱情,也為科技創新項目、技術、人才間提供了交流平臺,促進科技應用技術人才集聚培養,推動產業前沿技術成果轉化。
華為作為復旦大學的戰略合作伙伴,雙方在多個領域通過共建實驗室、聯合培養高層次人才等方式深度合作,做厚計算產業人才沃土,投入更多資源,進一步貫徹落實國家科技創新發展戰略,助推科技強國建設目標實現。